摩拜接入微信,除了砸钱还有什么用?
据《北京晨报》报道,昨日摩拜单车宣布全面接入微信,将出现在“微信钱包”页面第三方服务的“九宫格”中。分析人士认为,共享单车之争已进入“双寡头”时代,行业洗牌最快将在年底初见分晓。
不过北京时间“锐评”(微信ID:Btimelun)认为,摩拜此举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恐怕谈不上有什么竞争力的提升,除了能看出摩拜在猛砸钱之外,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了。
从产业模式考量,摩拜和被其从微信挤掉的滴滴不同,后者是“重技术、重平台、轻资产”的模式,而且随着各地网约车新政的逐步落实,作为准垄断企业的滴滴只要稳定平台用户即可,在微信九宫格的位置其实已经不如当初那样重要了。
而摩拜恰恰是个重资产企业,市场上的车辆又不可能与其他平台的车交换使用,这导致了摩拜其实成本要远大于滴滴。
而从消费场景考量,摩拜的用户关注的重点是车而不是技术,究竟是从微信打开还是直接用APP其实对用户来说没有区别,更需要的是面前有一辆能骑的车。而滴滴从微信打开,用户体验的也是“车接人”,不用担心到面前的车开不动,可是摩拜的用户如果没看见车就下单,只能是“人找车”,搞不好还找到一辆坏车,这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锐评君认为,摩拜虽然入驻微信,但是摩拜的问题并不是流量而是用户量,而针对摩拜的模式来说,微信对于用户的引导用处恐怕有限。
那么摩拜为什么要入驻微信平台呢?锐评君认为,这恐怕更多是出自摩拜平台的进一步融资需求。
实际上,目前现在各个共享单车企业的死穴都是一个——盈利模式。这一点不论是摩拜还是ofo,又或者其他共享单车企业,到现在都没有真正明确的盈利模式。而陷入烧钱大战摩拜和ofo,与其说是看谁能从这场大战中胜出,还不如说是看谁可以扛到别人死掉。
因此,这时候对于各家平台来说,一个是要把故事讲圆,一个是要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力,因此可以获得更多的曝光和关注,进而转化成更多的融资。从这一点说,微信的作用倒是很有用。
但是摩拜单车是否能够最后胜出呢?这恐怕就很难说了,因为作为这个行业的早期进场者,摩拜虽然占据了市场优势,但是也存在成本过大的劣势,反倒是后来进场的新玩家,目前更加灵活。
于是,究竟是谁会“突然死亡”,可能还需要时间才能给我们答案了。
文/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