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股权质押、资产冻结、生态化之路难行,我们还是要感谢贾跃亭
导言
贾跃亭和乐视又上头条了。“贾跃亭已将其所持乐视影业99.9%的股权质押给融创”,“乐视债权行招行催收不成,向法院申请资产保全”,“贾跃亭及乐视控股近160亿资产被冻结”……一时间乐视的债务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贾跃亭真大胆,质押股权不手软
7月5日,腾讯财经独家获悉,贾跃亭已将乐视控股持有的18242.0753万元乐视影业股权,质押给孙宏斌旗下的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股权出质登记日期为2017年4月12日,质押目前处于设立有效状态。
乐视控股在乐视影业中持有的股权为18252.3247万元,该笔质押相当于乐视控股有乐视影业股份比例的99.9%。一位资深民事律师表示,乐视控股的此次质押行为,大概率是在向融创方面寻求融资支持时,将名下乐视影业股权质押给融创。
其实贾跃亭的股权质押远不止于此,他手中持有的乐视体系股权几乎已全部质押。
乐视网2017年第一季度公告显示,乐视网前十大股东中有3位进行质押。其中,贾跃亭质押其个人持股总数的97.20%;乐视联合创始人刘弘质押其个人持股总数的48.54%;贾跃亭的哥哥贾跃民质押其个人持股总数的98.48%。
乐视致新是乐视体系电视业务主体,23.42%的股权被质押。其中,乐视控股将乐视致新的3124.52712万元和2618.3537万元股份分别质押给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和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占其注册资本31245.2712万元的18.38%。
乐视体育的 45.58%股权同样被质押,其中,贾跃亭将其实际持有的28.75%的乐视体育股权,分别给质押平安银行北京分行等机构。
在贾跃亭押注的乐视汽车生态中,乐视致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实控人贾跃亭),将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的 800 万元股份质押给北京银叶金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占乐视汽车注册资本的80%。
除此之外,贾跃亭持股90%以上的乐视控股,将乐视云的26504.7986 万元股权质押给一家基金公司,占乐视云注册资本的33.33%。
这些质押行为,几乎赌上了贾跃亭在乐视体系中的绝大部分股权。“这说明乐视体系是资金主导型成长模式,贾跃亭胆子太大,已经将杠杆用到极致。”分析人士表示,加之贾跃亭把他与妻子甘薇名下资产当做贷款抵押物的做法,“贾跃亭恐怕已经把能抵押的资产都用来融资了。”
乐视资产被冻结,雪上加霜
7月3日,乐视债权行招行因催收不成,向法院申请资产保全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7月4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贾跃亭及乐视控股持有的公司5.19亿股已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等冻结,占公司总股本26.03%,但占贾跃亭所持乐视网股份的比例为99.06%。以乐视网最新价格30.68元计算,贾跃亭及乐视控股被冻结的这批股份价值159.27亿元。
根据券商中国消息,乐视的债权行不止招行一家,同时还对平安银行有若干亿级规模贷款也未偿还。除了招行和平安,是否还有其他银行卷入目前还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其他银行跟进招行的动作,也同样申请保全,乐视方面可能会遭遇资金面上的“灭顶之灾”。
乐视控股今天表示,绝不会欠任何债权人的钱,包括金融机构、供应链,只要给乐视时间,肯定都能够完满地偿还。这也引来不少调侃:如果有一个期限,乐视希望是“1万年”。
乐视用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杠杆还是得慎用啊,一不小心会把自己撬进坑里的。
乐视的“生态化反”
对于乐视之前有一段有名的唱词: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看乐视目前这状况,确实让人忧心呐。
但抛开其债务不谈,乐视也称得上一家有情怀的公司,贾跃亭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
看看那些年贾跃亭做过的事:
2004年,创办视频网站乐视网
2010年,成功登陆中国A股创业板,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视频网站
2011年,创办乐视影业
2013年,推出乐视超级电视
2014年,推出“乐视云”云计算服务;同年成立乐视体育公司
2016年,推出乐视超级手机
2016年,乐视汽车LeSee概念车亮相
看看这些业务,一个比一个想象空间大,一个比一个需要的投入多。
曾经不少企业家也是以贾跃亭为榜样,奉贾跃亭的“生态化反”为圭臬,希望搭建起生态化企业的康庄大道。
企业生态化建设,几乎是大多数企业家的理想,但现在真正实现的其实也就阿里和腾讯两家,其他诸如小米、京东也只能算是在路上。可见生态建设之难。
以贾跃亭的生态化反为案例,企业生态化建设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
生态化需要源源不断的“能源”
生物生态的能源是什么?陆上生态的能源是阳光,海底生态的能源是热泉。
经济生态的能源是什么,资本。
阳光和热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富饶生态的基础,生态链条可以不完整,但能源不可缺、不可断。因此企业要想搭建生态,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能源,也就是资金作为支撑。
腾讯和阿里,除了在创业初期碰到过资金难题之外,在后来搭建生态体系的过程中,从来没有缺过钱。
反观乐视,自从几年前股价回落,股市融资变得困难后,资金的困境好像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不断的拆东墙补西墙,捉襟见肘。
生态化一定要有茁壮的主干
一棵树,要想长得枝繁叶茂,就必须有茁壮而健康的主干,能够支撑繁茂的枝叶和果实,源源不断输送营养。
企业搭建生态,要求当前的主业必须有一定的成熟度,最好处于行业前列的地位,主业的业务体系完整且能实现自循环,能有充足而持续的造血功能。
腾讯的主干是社交工具,很早就实现了领先,并早在2000年左右就通过会员增值服务实现了规模化收入和盈利,后来再逐渐衍生出游戏、媒体、工具等枝枝叶叶。
阿里的主干早期是阿里巴巴B2B,后来是淘宝天猫,也都是早早就奠定了领先地位并实现规模化的收入和盈利,后来逐渐衍生出金融、本地消费、云计算等枝枝叶叶。
而乐视呢,主干是上市的视频网站,刚上市的时候还算是行业前列,但很快就被优酷土豆、爱奇艺、腾讯视频超过,在互联网的寡头效应之下,很快就沦为二线品牌,虽然视频业务据称也有盈利,但远远不能支撑生态链建设所需,也不能支撑股价。
生态化要有富饶的土壤
在一个小的生态圈,不会只生长一棵树,会生长草、生长花,它们都共同拥有同一片土壤,分别从土壤中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
企业生态搭建,也需要一片共同的土壤,这个土壤就是用户。
每一样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归根结底是用户,用户基数越庞大,才越可能长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阿里和腾讯,无不是在拥有了上亿规模的用户之后才逐渐开始自己的生态化之路。
并且,用户还要有足够的粘性,或者较高的迁移成本。
而乐视呢,翻看近几年的历史数据,乐视网的用户规模多年排不进前三,并且视频网站的用户,普遍没有忠诚度,容易迁移流失。
生态化绝不是多元化
这一点是被很多企业经营者混淆的。很多企业说自己做的是生态,但其实只是多元化。
乐视是最好的案例参照物。怎么区别生态化和多元化,要从三个纬度看:
一、看用户
用户要有逻辑共性。
用户是土壤,沙土可以生长仙人掌,但一定不能生长稻米。沙土有沙土的生态圈,黑土有黑土的生态圈。
所以,乐视网看视频的用户,不见得是买超级电视的用户,买电视的用户,不见得是买手机的用户,买手机的用户,不见得是买汽车的用户。
视频网站、电视机、手机、汽车,这些产品的用户群差异太大,共性太小,重叠就太少。
二、看关系
树上的果实落地变成虫子的食物,虫子松土帮花草生长,花草腐烂的根茎又变成土壤的养料。生态圈里的物种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
视频网站跟电视和手机还稍微沾边,但跟汽车是什么关系,电视跟手机什么关系,手机跟汽车什么关系?
互相依存的关联度越紧密,生态化效果越好。依存关系是生态化,并列关系才是多元化。
三、看做法
互联网不是万能的,PPT也不是万能的。每种产品都有它独特的运营模式和渠道路径。
在这方面犯下大错的是联想。同样是硬件,电脑和手机的用户群重叠度也比较高,联想的基因是做电脑,就用做电脑的套路做手机,结果好多年了就硬是没做起来。
做视频网站有做视频网站的套路、做电视机有电视机的套路,做手机有手机的套路,做汽车有汽车的套路。
有些是相通的,比如互联网传播与营销,但更多是截然不同的,比如市场、渠道、服务、利益分配机制,等等。
都学乔布斯做互联网渠道、做PPT路演,都学了个皮毛。该拨开迷雾研究研究苹果是怎么做传统渠道的。
所以,企业生态对于绝大多数创业者,是一个遥远的理想。
还是要立足眼下,立足发源地,耕耘好当前的土壤,只有土地够辽阔、土壤够肥沃,将来才有长成生态圈的可能。
不管怎么说,贾跃亭还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极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他有自己的梦想,并且愿意全情投入与付出,他是中国创业大潮中一个典型的形象,为自己的理想和情怀,艰苦卓绝地拼搏。
罗永浩和贾跃亭一样,起先都用情怀感动了自己,但罗永浩后来放下情怀,坚持把锤子手机做成了,因此他的情怀也感动了别人。
所以,没有人会真正为情怀买单,事没做成,情怀就只能感动自己,只有成功了,情怀才能感动别人!
感谢贾跃亭,在这个创新创业浮躁的年代,给了我们全过程、多角度的旁观机会,让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教训。
大多数时候,成功我们学不来,但教训,却真的能避免。